《湖南法治报》11月30日第03版整版报道
600多年前,张氏祖辈张谷英公,在岳阳县笔架山下安家,繁衍生息。至今,张氏家族仍在此聚族而居,留下了堪称“民间故宫”的明清民居建筑宝库。张谷英村,也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是什么让这个家族历经27世仍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悬挂在古村当大门上的一副楹联解开了谜底。“孝当先,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张谷英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训族戒,谱写着这个家族绵延不绝、聚而不散的精神密码。
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近年来,岳阳县法院公田法庭将张谷英村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以“古村经验”为抓手,将“孝廉家风”引入纠纷调解工作中,密织多元解纷网络,让地域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硬支撑”,在传统文化中蹚出基层治理的好路子、新路子。
“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 ”走进张谷英村,每家每户门口都悬挂着一块家训族戒木牌。这些内容,全面道出了张谷英后人的处世之道。
公田法庭也以此为延伸,厚植“叙理明是非,解纷促家兴”理念,化解了一批家事纠纷。
1991年,朱某、陈某经人介绍相识后结婚。婚后二人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今年4月,陈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公田法庭庭长陈雄文收案后,立即联系双方询问具体情况。
“2017年,我生病了在医院做手术,他也不理我。这几年吵架。还用离婚威胁我!”接到法官电话,陈某情绪十分激动。原来,每次两人争吵后,朱某都会在陈某亲戚面前威胁要离婚,这让陈某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而当法官找到朱某了解情况时,朱某却说:“我那都是气话,我从来没想过真的离婚。”
听到这里,陈雄文知道,双方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若是草草离婚,对这个家庭会造成莫大的伤害。于是,陈雄文决定邀请两人的家属一起调解该起纠纷。
当天,陈雄文将调解地点安排在了张谷英村。
“你们结婚都有32年了,这样的缘分来之不易。”调解当天,陈雄文指着张谷英村家训中的“端闺化,择婚姻”说:“365体育博彩:婚姻的经营之道,祖辈就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两个陌生的人走到一起,然后组成一个家庭,吵架是难免的,双方要互相体谅,多换位思考,才能让家庭幸福,家族兴盛。”
经过几个小时的沟通,朱某认识到自身行为伤害到了陈某,遂向陈某道歉并请求其原谅。陈某也同意再给朱某一次机会。
最终,这起濒临破镜的婚姻得以重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公田法庭管辖包含张谷英镇在内的5个乡镇,辖区面积约为854平方千米,辖区常住人口达20余万。2022年以来,法庭受理各类案件696件,其中婚姻家事案件占比高达51.4%。公田法庭高度重视家事审判工作,聚焦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多次围绕涉彩礼纠纷、婚姻家事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主题开展普法宣传,并强化与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的对接,推动家事纠纷“家门口”化解,构建了“源头预防+多元调解+协调联动”机制。
张谷英村的议事厅,是张氏家族商榷族中大事与调解内外纠纷的地方。议事厅立柱底座设计为一圆一方,寓意“无规矩不成方圆”。
近年来,公田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巡回审判”“巡回调解”工作,邀请村民代表近距离观看庭审,并以村民需求为导向,推出“菜单式”普法服务,打造了流动的“议事厅”。
“法官,都是因为他们公司,我的蜜蜂才会集体死亡……”“明明是年初的大范围冻雨天气导致的,怎么会和我们公司有关?”今年9月,村民廖某与某石业公司负责人来到法庭,吵得不可开交。
2019年至2023年期间,某石业公司租用廖某某屋后的石灰厂场地用于堆放石头放料及修建员工宿舍。去年3月,廖某某饲养的蜜蜂大规模死亡。廖某认为是该公司生产加工作业时产生的噪声、浊气、废石、废水、扬尘等导致了蜜蜂集体死亡,便要求该公司赔偿24000元。
双方争执几个月无果,最终闹到了法庭。
收案后,为直观了解案情,查明事实,承办法官陈雄文将法庭“搬”到了当事人所在村委会,邀请村民旁听案件,现场释明法理,充分扩大普法效果。
庭审中,被告提交了环境检测报告及检验报告等材料。原告明确表示拒绝申请司法鉴定。据此,法院认为,原告廖某某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遂判决驳回原告廖某某全部诉讼请求。
庭审过后,法庭再次就相关法律条文向村民释法明理,进行判后答疑。最终,原、被告均未上诉。
陈雄文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巡回审判,为人民群众讲清情理和法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将更多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