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621682837931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岳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岳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区域内的土壤肥料工作 |
|||
住 所 |
岳阳县荣家湾镇东方路 |
|||
法定代表人 |
舒勇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岳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 |
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我单位今年以来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来,土肥站全体干职紧跟局党组工作部署,紧盯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和乡镇农技部门积极配合,着力推进全年工作任务高标准落实,成效明显。 一、主要做法: 1、全力推进全县化肥减量工作。一是全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经过对198农户抽样调查核算,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173万亩,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积极推进有机肥替代和绿肥生产示范。在双季稻、洞庭湖沿线乡镇排污口、粮监点所在的重点乡镇和村组,种植绿肥示范3.5万亩。三是是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全县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面积7.5万亩次以上。 2、推进酸化耕地治理工作提升耕地地力。一是突出全盘谋划。依据农村农村部退化耕地治理要求,我县出台了《岳阳县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通过3年行动,力争将项目区的8.04万亩酸化耕地土壤pH值平均增加0.5个单位,有效遏制项目区土壤酸化趋势,实现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以上,耕地质量等级平均提升0.5。二是突出主体带动。在项目示范区遴选出多家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集中连片进行酸化耕地治理全程机械化服务。根据示范主体机械数量和种植面积情况,与示范主体签订机械化作业服务,解决了项目示范散户缺劳力、缺技术、组织难等问题。三是突出分区示范。在项目区采取物化综合措施推进2024年岳阳县拟实施8.04万亩,其中,绿肥+秸秆还田0.05万亩、绿肥+有机肥+秸秆还田0.63万亩、绿肥+石灰质+秸秆还田1.17万亩、绿肥+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1.12万亩、石灰质+秸秆还田2.79万亩、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1.31万亩、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秸秆还田0.29万亩、有机肥+秸秆还田0.68万亩;(4)突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3、全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县乡联动抽调20人,组成外业调查与采样县级现场质控队伍,加快三普工作平台数据审核进度,确保采样队上传到三普平台的数据在24小时内完成县级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采样队,限期完成整改到位。二是实行首坑过关制。对每个取样小组的第一个坑进行专家审查,在质量过关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后续工作,针对采样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由专家进行答疑,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有效及时解决。三是质控与培训有机结合。组织所有采样队技术领队和项目经理,在县农业农村局质控平台,针对每个采样队提交的采样资料等进行逐一讲解,实操水平和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采样及资料审核一次性过关率大幅度提升。四是强化多维沟通协调。加强与上级三普办技术指导组专家、外业调查采样单位、乡镇、村组干部、农户间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予以解决,有效提高了调查采样工作效率和质量。对现场存疑问题及时咨询和反馈,加快了技术的实时指导和整改效率。 二、主要成效和经验 1、在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实现了增产增效。四是积极推进农作物化肥用量调查。加强与统计部门协调衔接,制定了《岳阳县农作物化肥用量调查方案》,按照农业与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同比上年度减少化肥用量0.31%,切实防止了数据“两张皮”现象发生。 2、2024年岳阳县项目实施区域耕地质量加权平均等级为4.63,比2023提高0.18个等级;项目建设区耕地土壤pH均值为5.14,比2023年(实施前,4.92)提升0.22个单位,提升效果明显;项目建设区耕地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35.71 g/kg,比2023年(实施前,34.78 g/kg)提升0.93 g/kg,总体有机质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在项目建设区开展了水稻实收测产,与常规模式相比,项目建设区稻谷产量平均提升8%,对比上年度耕地质量稳中有升。 3、2024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县调查样点总数为741个,其中表层样点718个,剖面样点23个;样品制备887个,样品检测922个;县级财政预算经费560万。依据我局与中标企业合同约定,湖南中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容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上旬完成外业调查采样、2024年5月完成了土壤类型校核,省级平台审核,6月26日完成了县级验收,7月16号完成省级验收;湖南航天天麓新材料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样品制备总数887个,样品制备合格率100%,样品全部经质控专家审核并依次流转至检测单位;湖南品标华测检测有限公司、湖南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于2024年11月完成922个样品检测工作,并依次提交三普平台,岳阳县三普工作小组在省级数据审核专家指导下开展样品检测数据审核与质控工作,对存疑点及时复核复测,于12月18日全面完成县级审核并依次提交省级审核。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改良。工作站通过推广酸化耕地治理、科学施肥、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等“三新”技术(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有效改善了耕地土壤结构; 2、经济效益:减少化肥用量,亩平节本增收约50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存在问题:1. 技术推广难度。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习惯的差异,一些先进的治理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部分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导致技术推广的覆盖面有限。2. 资金投入不足。酸化耕地治理是一个大区域且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为了防止反酸,需要长期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包括购买治酸物质、专业撒施机械设备等。然而,地方政府和农民自身的资金往往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治理工作,这成为项目推进的一个瓶颈。3. 监管机制不健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可能导致一些治理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酸化治理需在长期建设下才能实现效果叠加,致使部分地区存在懈怠心理。例如,有些地方可能存在偷工减料、治酸物质撒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整体的治理效果。 改进措施:1.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酸化耕地治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度。2. 多渠道筹集资金。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外,还可以探索其他资金筹集渠道,如吸引社会资本、申请专项基金等,以确保项目的长期顺利进行。3.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得到严格执行。可以通过组建县级监督小组,联合农大技术团队定期监测和下田宣讲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4. 推广成功案例。将岳阳县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通过召开现场会、编写案例集等方式,向周边地区展示岳阳县的做法和成效,促进全国范围内酸化耕地治理工作的开展。 下一年度工作思路:1、完成年度土壤肥料试验。2、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3、根据2023 - 2024年的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2025年度酸化耕地治理实施方案,并在全年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同时为提高工作成效,本单位会特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对标对表严格落实工作进度。针对工作要点完成情况,及时查找差距、排查原因、落实整改。本单位也会持续强化团队建设,通过等习培训提升团队技能,通过学习管理提升工作纪律,通过共同进步提升整体素质。 五、事业单位办企业情况: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绩效考核合格,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朱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