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 科学决策
全力推进民政工作新跨越
---岳阳县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重点难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省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先进县”、“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十佳明星单位”, 被县委县政府多次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争取国家投入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下面我就十一五期间民政工作开展情况及十二五期间民政工作规划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
一、“十一五”期间民政工作回顾
(一)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倾心打造五保供养“岳阳模式”,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面提高。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加强党政领导、实行自治互助、发展院办经济、提升人文关怀、长效持续发展”的我县独特的五保供养工作模式。全县共有五保对象6275人,其中集中供养1146人,近五-来共下拨五保供养资金2010万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006-的-人均600元提高到24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006-的-人均600元提高到1200元。全县近五-来改扩建敬老院16所,在建2所,全县22所已建成敬老院生产发展、管理规范、生活环境优美,基本实现了蔬菜、肉油自给,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全力投入抗灾救灾,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排。近五-来,全县多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袭击,面对灾情,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核查灾情、指导抗灾救灾,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下拨救灾资金和物资,共向灾区下拨救灾资金2055万元、棉衣被5156床(件),对52000多名灾民灾后生产生活作出了妥善安排,恢复重建倒损房屋1351户。在做好灾后重建的同时,争取上级资金75万元,帮助毛田八斗一新村和二新村进行危房改造。
三是全面推行“社会救助阳光行动”,城乡低保成效进一步巩固。社会救助程序化、救助标准明朗化、救助对象公开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全面实行阳光操作。近五-来,先后3次实施了农村低保调标工作,农村低保人数达到18637人,下拨农村低保资金2648.9万元,人-均补差达到50.4元;目前城市低保对象共有4542户11402人,城市低保人-均补差从2006-的65.5元提高到120.4元,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6842.1万元。同时,坚持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能进能出,今-上半-开展低保核查,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对象1576人。
四是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经过近五-的努力,我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共下拨医疗救助资金925.4万元,资助参合参保10.1万人次,对全县城乡11032名重症患者实施了救助。从今-起,我县全部放开了病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额度,简化了救助程序,提升了救助水平。
五是努力发展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体系得到有效补充。五-来共向5107人募集资金395万元,棉衣被3万件(床),其中,向“5.12”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就高达320万元,创下了我县社会捐赠的历史纪录。开展“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活动,资助了124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开展“孝心”活动,积极营造爱老、敬老、孝老氛围;开展“光彩行动”,为110名色弱儿童提供生活补贴。
(二)紧扣稳定主题,认真落实涉军各项工作。
一是优抚政策全面落实。每-对近600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伤残金、抚恤金、补助金;对城乡义务兵家属兑现了优待金,优待标准逐-提高;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难、生活难、治病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2009-与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联合制定了《岳阳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
二是优抚帮扶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开展“真心实意联系一名农村优抚对象,力所能及捐助一点资金物资,结合实际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鼓励我县广大农村优抚对象“退伍不褪色,解甲不改志”,率先兴家创业。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活动在《中国社会报》报道,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三是退伍安置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探索自谋职业与政府安置相结合,确保各项安置政策落到实处,全面完成了复退军人安置任务。为了有效缓解安置压力,2009-出台了《岳阳县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及自谋职业暂行办法》,退伍安置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奋力克难攻坚,快速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一是福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今-底全县全面实现乡乡都有敬老院的目标,去-我局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在县光荣院新建了一栋优抚老-公寓;今-投入800万元,在福利院新建了一栋老-寄养大楼,目前大楼已经封顶,工程进展顺利。计划投资2200万元的城关中心敬老院第一期工程已经动工,流浪未成-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正在申报,我县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福利彩票发行稳步运行。2006-以来,全县共销售福利彩票2800余万元,募集福彩公益金245万元,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今-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福利彩票的发行力度,加强各投注站点规范化、专营化管理,实现了投注站点乡镇全覆盖。
三是孤残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自2007-建站以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440人,城市孤寡老人、城乡孤残儿童等得到了妥善安置和生活救助,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四)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2008-圆满完成了全县558个村委会的换届选举,2009-圆满完成了42个居委会的换届选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
二是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我们以依法登记、及时登记、免费登记为原则,共登记社会团体6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7个,为全县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殡葬管理逐步加强。加大了城区殡葬改革和殡葬法规宣传力度,殡葬执法和殡仪服务不断规范。
四是婚姻登记更加规范。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实现了“网上登记、电脑出证”,婚姻登记中心严格做到了制度、职责、收费标准上墙,婚姻登记员全部持证上岗、亮证收费。
二、目前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社会救助能力和救助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县社会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在逐-扩大和提高,但总体保障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如城乡低保只能维持最基本生活,医疗救助只能缓解部分困难,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省管县实施后,各项民政资金实行打卡到户,专项资金实行全封闭式运行,这就要求进一步规范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三是县城路、街、巷标识标牌规范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加之以前标牌设置档次不高,缺失严重,路、街、巷的标识标牌已无法满足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要求。
四是殡葬改革难度大。我县殡葬改革在全市率先进行,历时已12-,但到目前为止,居民的观念和行为并没有彻底转变,城关范围内随意摆设灵堂、燃放鞭炮,影响居民生活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服务大局为根本,以惠民生、促改革、强服务、夯基础为基本思路,重点推进民政管理精细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社会福利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工作手段信息化,保障民生、提升民主和服务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与有效平台。
(二)目标任务。到2015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城乡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岳阳做出新的贡献。
1、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为基础,以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同时,建立城乡低收入认定机构,为全县低收入家庭在各职能部门获取救助、享受政策优惠发挥积极作用。根据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出台农村低保在水、电、有线收视、教育救助、司法援助、就业援助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全面规范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流浪乞讨